安徽滁州訊 中鐵七局合新鐵路站前4標一分部(四公司項目部)承擔著8.85公里線路施工任務,其中含路基、涵洞、轉體T構、連續梁、現澆簡支梁等,鄰近營業線施工,安全風險高、協調難度大,技術工藝復雜、質量要求高。一分部聚焦大商務管理體系建設和項目效益提升三年行動,采取五項措施,有效推進了施工,促進了效益提升。
攻堅克難,征拆有速度。近9公里長的線路,位于安徽滁州境內,不僅跨越多處水域、林地,而且還跨越既有鐵路、高速公路、省道,多方協調難度大。2022年1月進場后,一分部黨支部書記牽頭,圍繞項目征拆、維穩等重點工作,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當地民情民俗,積極溝通有關單位,獲得各方支持,最后一分部在4標率先完成了涉及2縣5鎮的征拆任務,為項目施工打開了工作局面。
嚴控物資,降本有實效。一分部采用配合比反算方式,以當期拌和站混凝土施工數量結合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換算地材用量,并將其作為計量依據與供應商結算,從而嚴格把控地材管理各個環節,有效降低了項目物資采購成本,比計劃節約成本約130萬元。通過競爭性談判,發揮集中采購優勢,充分運用公司框架采購成果,2022年累計降低采購成本50余萬元。通過線上公開拍賣平臺,擴大廢舊物資處理尋源范圍,保證資產處置效益最大化,同比溢價率2%。
方案優化,節支有實招。面對跨明巢高速(30+148+30)米系桿拱連續梁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一分部上下展開“頭腦風暴”,群策群力,認真研究分析施工圖紙、深入了解施工工藝、優化施工方案。通過將系梁由一次性整體澆筑優化變更為三次澆筑,將噸袋碎石預壓優化為噸袋碎石+鋼筋+水袋組合預壓方式,將系桿拱連續梁工期提前到所跨明巢高速公路開通前等方式,不僅提高工效,降低安全風險,而且節約成本數百萬元。
科技創新,現場有指導。一分部成立科技攻關小組,圍繞“基于地面和機載三維激光融合的系桿拱橋施工線形智能監測關鍵技術研究”等課題進行了科研立項,并不斷應用創新成果指導現場施工。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BIM模型發現設計圖中存在的結構問題、構件碰撞問題,并及時將問題反饋至設計單位,規避了現場施工風險。目前,科技攻關小組取得了“現澆連續梁支架裝置”等3個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今年4月份,中鐵七局四公司2023年度技術交流會在合新高鐵項目現場召開,與會人員觀摩和分享了一分部的經驗做法。
齊抓共管,安全有保障。一分部始終把安全生產擺在重要位置,嚴格執行“剛性標準”和“鐵腕治安硬十條”。從源頭上著手,編制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好制度建設;在過程中落實,通過“我來講安全”、黨員身邊無違章、群安員青安崗工作寫實、領導帶班等活動,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針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閉合,形成安全質量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堅持目標導向,根據每月施工進度安排及危險源辨識清單,實行動態管理,明確措施,責任到人,并將日常檢查結果與現場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掛鉤,形成正向激勵,促進了項目施工生產安全有序推進。 (陳蘇)